长期不用的散热器,再次使用前要做什么?

长期不用的散热器(如夏季停用、房屋空置后重启),再次使用前需做好全面检查和预处理,避免因管道堵塞、部件老化或操作不当导致供暖故障(如不热、漏水)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:

一、全面检查:排查潜在隐患

1. 外观与连接部件检查

散热器本体:查看表面是否有锈蚀、裂缝、鼓包(尤其接口处、底部),铸铁散热器需检查是否有崩裂,钢制 / 铜铝复合散热器需确认焊接处是否完好。

管道与阀门:检查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有无变形、腐蚀,阀门(进水阀、回水阀、排气阀)是否生锈、卡顿,手动旋转阀门手柄,确认能否正常开关(避免长期停用导致阀芯卡死)。

密封与接口:查看散热器与管道的连接处(如活接、法兰)是否有松动,密封垫是否老化(若有明显裂纹、硬化,需提前更换),防止通水后漏水。

2. 系统状态检查(针对自采暖或独立系统)

水压检测:若为壁挂炉或独立供暖系统,查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正常范围(通常 0.1-0.3MPa),若压力过低,需缓慢补水至标准值(补水后关闭补水阀,防止水压过高)。

管道通畅性:打开阀门后,若听到管道内有明显异响(如水流卡顿、气堵声),可能存在管道堵塞或积气,需后续排气处理。

二、清洁与预处理:去除杂质和隐患

1. 散热器表面清洁

用干布擦拭表面灰尘,若有油污或顽固污渍,可用中性清洁剂(如肥皂水)轻轻擦拭,再用干布擦干(避免使用酸性 / 碱性强的清洁剂,防止腐蚀散热器表面)。

清理散热器后方及底部的灰尘、杂物(如毛发、蛛网),避免供暖后热气流带动杂质污染墙面或影响散热。

微信图片_20250303151622.jpg

2. 内部杂质与积气处理

排气操作:打开散热器顶端的排气阀(手动阀顺时针旋转为关,逆时针为开),缓慢放出管道内的积气(初期可能有 “嘶嘶” 声,待有水流出且无气泡时关闭,避免大量漏水)。若为自动排气阀,需检查是否能正常工作(若排气口堵塞,可用细针轻轻疏通)。

冲洗管道(可选):若散热器停用超过 1 年,且系统水质较差(如铁锈较多),可关闭总阀后,打开散热器的排污阀,用清水冲洗管道,排出内部沉淀的铁锈、泥沙(操作需专业人员指导,避免影响系统压力)。

3. 部件润滑与维护

对生锈的阀门手柄、排气阀芯,可涂抹少量润滑油(如缝纫机油),活动几次使其灵活,避免开关时卡顿损坏。

检查温控阀(若有)是否能正常调节,旋钮是否顺畅,若卡顿可拆解清洁内部杂质(需断电或关阀操作)。

三、逐步启动:避免骤热导致损坏

1. 低负荷试运行

首次启动时,避免直接开启高温模式:集中供暖用户可先打开部分阀门,让热水缓慢流入散热器(水温从低温逐步升高);自采暖用户(壁挂炉)可将水温设置为 40-50℃,运行 1-2 小时,观察散热器是否有异常(如漏水、异响)。

试运行期间,逐组检查散热器是否均匀升温,若某组不热或局部冰凉,可能是内部堵塞或积气未排净,需再次排气或排查堵塞点。

2. 查漏与紧固

启动后 30 分钟内,重点观察所有接口、阀门、排气阀是否有渗水现象,若发现轻微漏水,可先关闭阀门,待散热器冷却后重新紧固接口;若漏水严重,需立即关停系统,更换密封件或维修。

检查管道支架是否牢固,若因热胀冷缩导致管道松动,需及时固定,避免晃动加剧接口磨损。
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

钢制散热器防腐蚀:钢制散热器停用期间若未满水保养(内部充满水隔绝空气),再次使用前需检查内壁是否锈蚀(可通过排气时的水质判断:若流出水呈黄褐色且有铁锈渣,建议请专业人员检测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)。

老旧铸铁散热器:铸铁散热器因材质较脆,长期停用后骤热可能导致开裂,启动时需格外缓慢升温,且避免磕碰表面。

改装或移位后的散热器:若停用期间对散热器进行过移位、改装,需重点检查焊接处、新接口的密封性,试运行时延长观察时间(建议 24 小时)。

总结

长期不用的散热器再次使用前,核心是 “检查隐患→清洁预处理→逐步启动→观察调整”,尤其需关注排气、水压、接口密封三大关键点。对于使用超过 10 年的老旧散热器,建议在启动前请专业人员全面检修,避免因部件老化导致供暖故障,确保冬季使用安全。

以上就是松上散热器厂家为大家带来的相关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想要了解更多暖通知识,请多多关注松上散热器官方网站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